海风吹拂,歌声飘扬。8月17日晚,山东乳山银滩大拇指广场,各种“演出团队”正在精彩表演,吹拉弹唱,水兵舞、民族舞,形式多样。他们并非是专业演出队伍,而是来自各地的流动党员、旅居业主和游客。
在乳山市滨海新区,有近十万来自全国约30个省市的业主,他们有的常住这里,有的每年不定时间的“候鸟式”居住。这些业主中不乏国家级舞蹈演员、书法家、艺术老师等,很多是社区活动中的活跃分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
如何使流动党员的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真正严起来、实起来,是山东乳山市滨海新区党工委一直探讨的课题。近年来,他们积极发挥流动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走出了一条让流动党旗别样红的新路子,收效显著。
“流动不流失”让党员“回家”
“设立流动党员小组的想法,源于银滩日益增长的常住居民服务需求,更源于如何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发挥共产党员凝聚力的不断摸索。”乳山市滨海新区观海苑社区旅居党小组刘明生介绍说。
2015年底,滨海新区党工委对辖区内的流动党员情况进行详细摸底,编制流动党员花名册,建立了社区党员基础信息档案。根据小区流动党员分布情况,他们按照大约每3至4个小区约二三十人成立一个网格党小组的原则,先后在8个社区党总支下建立了42个网格党小组,约1500名流动党员在银滩有了“新家”。
“成立这个流动党支部对我们这些外地党员来说更有归属感和组织感了。”来自天津65岁的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刘增宽坦言,党支部为外地流动党员学习党的政策理论提供了便利,为流动党员发展自身爱好搭建了平台。
碧海苑社区党支部书记于建军表示,成立流动党支部后,能感受到党员同志的那种向心力,“用我们一个党员同志的话来讲,真的找到了组织,找到了家。”
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
有了新家就有新生活。针对流动党员学习教育难集中、难组织等问题,滨海新区各社区党支部探索运用新媒体手段,通过QQ群、微博、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与流动党员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传达各级方针政策和会议精神,激发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确保党性修养不间断。
“没想到来到银滩也能参加组织生活,对我们老党员来说,发挥余热也有了新去处。”来自黑龙江省的退休干部、现居住银滩明珠海苑小区的周顺义说。
据介绍,各社区党支部通过组织流动党员座谈会,与驻区单位开展党员共建活动,与医院、红十字会党组织携手走进小区举办义诊活动等形式,加强了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交流,让他们无论流动到哪里,都能及时接受教育、参加活动。
流动党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对于流动党员,不仅要管理好、教育好,更要积极引导他们亮党性、亮身份、亮作为,充分发挥流动党员作用。
四海情·银滩红色候鸟百岁健身俱乐部党支部于2016年7月成立,是乳山市第一个以银滩流动党员为主体建立的“候鸟式”党支部。该俱乐部从流动党员中挑选出12名热心公益、组织能力强、威信较高的党员,组建了“和事佬”服务队,本着“居民矛盾居民调解”的原则,努力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内部矛盾内部调解”,他们每年处理对夫妻矛盾、邻里纠纷、民生诉求、舆情反馈等邻里纠纷百余件,打通了党员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来自西安、现居住在银滩檀香丽湾小区的白泽均就是“和事佬”党小组中的一员。前段时间,有居民反映小区内有业主不仅散养家禽,破坏绿化带用来种菜,物业多次与业主交涉未果。听说此事之后,白泽均找到相关业主了解事情原委、耐心调解,后来业主主动恢复了绿化带原貌。类似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帮忙协调、邻里互助的事情还有很多。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文艺、书画、体育等方面的兴趣爱好、职业专长,各社区还探索组建了十余个特色党小组,动员党员骨干带动热心居民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好,节目真不错!”海之梦小区广场上不时传来欢笑声和喝彩声。在广场上,一群老年人随着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吸引着居民驻足观看。为了丰富流动党员的文化生活,来自碧海苑社区“和事佬”党小组中的毕俊英带领的文艺队在社区广场上定期演出。
目前,乳山银滩的流动党员已成为社区和居民沟通的桥梁,广大流动党员仿佛一面面流动“党旗”,别样鲜红耀眼。